在我教书生涯中,家长从未过问我给以学生的操行如何。不过今年情况有些不同了,在44位学生中,只有35%的学生在操行方面只获得甲等,而其余的是乙等。有些学生甚至为了这件事情耿耿于怀,并觉得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很不错了,为何老师不给于甲等呢。而有些同学则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,还未达到老师的要求,答应以后要再接再厉。
三四个家长不解,为何他们的孩子的品行如此差,也当面问我以什么标准来评学生的操行,并要我提出孩子的问题所在。见家长日时,我通常向家长说明孩子的正面多过于负面,除非孩子的态度太差,我才与家长商讨如何帮助这些孩子。因此,家长也奇怪为何我在家长日时称赞小孩,品行方面又不是甲等,但家长得明白每个学生都有不足地方,所以我也不能在区区2个小时里接见44位家长时,并详细地说明孩子在校的情况如何,请大家明白老师们的处境。
我想告诉家长,我是以孩子的学习态度、处事态度、是否有同理心的标准来评,可能某某学生上我的课时表现得好,但上其他老师的课时又不同了。有些孩子在家的表现很好,但当他与同学相处时,他们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都会一一展现出来。如同学们要知道自己的品行如何,他得询问同学,只有与你相处的同学和教导你的老师才知道你的不足,所谓旁观者清。有些孩子成绩虽然优等,但却不礼貌、自以为是、不谦虚、 在校不专心听课,我如何给他甲等呢?而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理想,可是他的学习态度认真,而又彬彬有礼,我当然竖起拇指赞扬他们。
现在的孩童自认是最好的、最棒的, 当人家批评他们时,他们就承受不来。我校的乒乓教练曾经对他的学员说: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好的,你会不再学习,永远在原地徘徊;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差的,你会失去自信,永远不能进步。所以这些最棒的学员每次都虚心向学,以求进步。
让我更不解的是为何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孩子在校时调皮,可是还是不认同我的观点。他们应该灌输孩子该好好认真学习,往后还有机会获得甲等。
我猜想这些学生从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品行都是年年获得甲等,所以突然在四年级时却不受老师的肯定,他们才会伤心难过。孩子啊孩子,操行乙等不是代表你们差而是你们需要改善的空间还很多,而操行获取甲等的孩子也更要自我鞭策,更上一层楼。
唉,为何我自讨苦吃呢?如果给每个学生获取甲等,我也相安无事了!^^